貳、臺灣鹽業歷史


  • 2022-08-12 00:00:00
  • 3127
  • 文章出處 成功鹽
  • 原文作者 成功鹽

由一位將軍掀起的曬鹽革命

1660年前:17世紀初,當時台原住民普遍以「煎煮法」製鹽。



1648年:荷治時期,荷蘭人發現西南沿海地形氣候佳,適合曬鹽無須進口,遂開闢了瀨口鹽場(位於今臺南市南區鹽埕與喜樹間)令當地原住民開始曬鹽勞務,曬鹽元年就此展開。但是因為所產出來的鹽苦澀不堪,無法得到市場認同,因此一直到荷蘭統治結束,臺灣所需鹽除了本地居民自行煮海為鹽外,仍是自中國大陸進口



1661 年:鄭成功攻下臺灣,而當時清朝實施海禁政策,因此鄭氏積極思考如何利用台灣當地環境製鹽、產鹽。



1665 年:明永曆十九年(1665年),明鄭參軍陳永華以「煎鹽苦澀難堪,就瀨口地方,修築鹽埕,潑海水為鹵,曝曬作鹽,上可富國課,下可資民食」,教民修築坵埕,重建荷蘭人放棄的瀨口鹽田,並改良曬鹽方法「改煎為曬」,即「淋鹵法」曬鹽。

此種曬鹽法歷經數百年來的持續精進,雖與後來的「曬鹵法」生產流程不同,唯因陳永華成功引入了天日曬鹽技術,故視1665年為臺灣「天日曬鹽」歷史的開端。

此後直到民國九十一年(2002年)5月臺鹽關閉所有曬鹽場為止,天日曬鹽一直是臺灣產鹽的主要方式



1798年:為了滿足市場需求,提高單位產量,於是自嘉慶三年(1798年)開始,臺灣的曬鹽方式開始從「淋鹵式」改為「曬鹵式」,使用這種生產方法的鹽田,是由「水坵」(蒸發池)與「坵盤」(結晶池)所組成,又名「曬水式鹽田」或「瀨口式鹽田」,此後「三曝九曬」古法就此成形。



1823年:道光四年時,臺灣府城鹽商吳尚新在負責遷建洲南場到今嘉義布袋時,改良了原本的瀨口式鹽田,將其結構改成「磚瓦埕」(結晶池)、「土埕」(小蒸發池)、「水埕」(大蒸發池)與「鹵缸」,減少了因臺灣常有的間歇性降雨帶來的風險。



1919年:臺灣總督府專賣局決定在臺建設新式鹽業,而在大正八年(1919年)成立「臺灣製鹽株式會社」。



1947年:民國卅六年,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專賣局接收了日本人在臺所有的鹽業資產,並成立「臺南鹽業公司」繼續專賣制度。



1975年:通宵精鹽廠成立,採用離子交換膜電析法採鹵,再運真空式蒸發罐法煮鹽,為現今的食用精鹽。



1980年:民國六十九年是臺灣鹽田面積與產量的歷史顛峰,但這時的產量也只夠供應臺灣工業用鹽需求的30%。

而此時臺灣鹽受到國外鹽「質高價廉」的挑戰,遂開始試圖改善鹽田結構,從原本的「淺鹵薄曬」改為「深鹵厚曬」以配合鹽田機械化,



2002年:最後受限於臺灣的氣候,臺鹽試圖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競爭力的計畫還是失敗,復於民國九十一年(2002年)5月關閉了所有的鹽場,畫上臺灣338年曬鹽史的休止符。





本類相關文章